产品中心
头雁故事 桂万发:芜湖大米稻香万里
来源:www.m6.com 发布时间:2025-04-11 04:32:59
说起中国的大米,安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,而芜湖大米,又是安徽大米的一处高光。
芜湖自宋元起就被誉为 “鱼米之乡”,曾是 “四大米市” 之首。宋朝时期,占城稻由福建传入芜湖。至1882 年“芜湖米市”正式设立,芜湖成为全国重要的米粮交易中心。
气候、文化、美味共同铸就了芜湖大米的魅力,在农业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,如何将芜湖大米的品牌叫的更响?
我们采访了安徽省产业振兴带头人“头雁”、芜湖万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桂万发,从他的故事里,以小见大,感受芜湖大米的品牌成长的鲜活力量。
“农业是根基,无论时代怎么变,人不能离开土地,离不开粮食。我就想为大家种出好米,让每一个人都能吃饱吃好。”
桂万发出生在一个与土地紧密相连的家庭,祖辈们在那片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身影,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。长大后,他毅然决然地投身农业,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改善自己和周边人的生活条件。
早期的创业之路,布满了荆棘。、技术匮乏、市场渠道狭窄,每一个问题都像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,横亘在他面前。但桂万发没有被困难吓倒,他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坚持着自己的农业梦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农业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。他积极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,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。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,桂万发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。他看到了农业的未来,不再是传统的靠天吃饭,而是充满科技含量和无限可能的新兴起的产业。他立志要打造一个现代化的农业企业,让芜湖大米走出安徽,走向全国,甚至走向世界。
从种植基地的扩大,到产品加工和销售的布局,每一个环节都经过深思熟虑。桂万发的芜湖万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已经越过了6个年头,流转土地10000多亩,是2023年智慧“芜湖大米“万亩园示范基地,成为集种养殖业生产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。
“如今芜湖大米种植培养面积45万亩,未来两年以后,我们芜湖市还计划打造100万亩的芜湖大米生产基地。”桂万发作为芜湖大米生产者的个体成就,正体现了市政府对“芜湖大米”品牌的格外的重视,通过专项资金支持和战略推进,实现了种植培养面积和产值的双增长。
“做品牌要有实质性的东西,规模、质量、价格,它都是要同步的。目前来讲,我们对芜湖大米未来的发展应该说是依旧很有希望的。”
芜湖大米,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,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。芜湖米市之港在历史上更是闻名遐迩。
“在过去,这里就是粮食交易的重要枢纽,南来北往的商船把芜湖大米运往全国各地。”桂万发的心中,家乡那些古老的码头、斑驳的石板路,都见证了芜湖大米曾经的辉煌。如今,这些历史文化元素成为了芜湖大米品牌的宝贵财富。
他经常走访当地的老人,收集关于芜湖大米的历史故事和传说,将这些故事融入到品牌宣传中。桂万发说,他计划在每一袋芜湖大米上,都会印着一段关于米市的历史,或是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,让消费者在品尝大米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。
除了历史底蕴,芜湖独特的自然条件也赋予了大米卓越的品质。芜湖地处沿江地带,气候温润,雨水充沛,湿度适宜,土壤肥沃,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水稻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。产出的新米细长饱满,色泽晶莹剔透,仿佛一颗颗珍珠。煮上一锅芜湖大米饭,香气扑鼻,弥漫整个屋子。
桂万发说,由于安徽独特的气候、土壤条件,芜湖大米吃在嘴里,口感软糯又带有韧性,细细品味,还有一丝淡淡的甜味。与其他大米相比,芜湖大米的含糖量较低,更适合注重健康的消费者。
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芜湖大米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。每年一千多万的政策扶持资金,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。2020 年 9 月 18 日,被纳入 2020 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。桂万发的企业在政策的助力下,发展势头迅猛。
“2025年,我还投资2000多万,弄了个二十几亩建设用地,打算把我们从基地配送,芜湖大米的收购、加工仓储都整合起来,把农业的一公里打通,以后讲品牌故事也好,实际干也好,基本上就能形成一个小的产业链。”
然而,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,芜湖大米也面临着诸多挑战。从销售渠道来看,目前主要还是依赖机关采购,线上销售虽然有所发展,但占比仍然较小。
“其实市政府给我们的一个指导价格不能低于10块钱一斤,但是作为我们企业来讲,定价有些太高。”桂万发考虑了大众对大米的价格接受度,做出了相应的调整。
“我们主要是高中低三个梯度,有十几块一斤的,还有6元一斤的,这两种都是有一定品牌溢价的产品。还有一种是3元一斤的大米,这是单一品种,并且我们只提供给食堂,没有流通市场。”
与五常大米等知名品牌相比,芜湖大米在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上还有一定的差距。桂万发也提到,芜湖大米虽然品质卓越,但在品牌宣传和推广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桂万发所在的峨桥镇,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地方。这里有浮山,山上的响水涧水流潺潺,历经数百年从未干涸;还有龟山村,这个古老的村庄形状酷似乌龟,有着将近400年的历史,村里的遗址至今仍保存完好。这些都是发展农文旅的宝贵资源。
桂万发巧妙地将这些地方文化元素与芜湖大米品牌相结合。他以福山的山水为背景,讲述芜湖大米在这片土地上如何吸收天地之精华,茁壮成长;以龟山村的历史为蓝本,创作了一系列关于芜湖大米传承的故事。
经过上海交大的“头雁”项目的相关学习,他接触到了先进的品牌营销和包装理念,意识到品牌宣传的重要性。回到家乡后,他开始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,亲自参与每一个宣传方案的策划。
为了拓宽发展渠道,桂万发积极开展农文旅融合项目。吴桥镇拥有2万亩的油菜种植面积和三四千亩的水面积,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了项目的核心优势。
“我们目前打造了集油菜花观赏、垂钓、采摘、游船观光等多种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文旅基地。每年3月底4月初,油菜花盛开的季节,这里就变成了一片金色,非常漂亮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,每天的游客量可达2万多人。”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田园风光,还可以参与各种农事活动,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。
农文旅融合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,还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。通过游客的口口相传,芜湖大米和其他农产品的知名度得到了提升。
“‘活体水果’它不是在地下的,它是有一个无纺袋,里面底下是有机肥,摆在我们控温的温室大棚里,然后通过工厂化管理、激光来辅助生产,既追求功效,也能有好口感。”这是桂万发团队的创新之举。他们采用无纺袋种植技术,在控温的温室大棚里,利用有机肥培育水果。
水果植株经过矮化处理,方便游客采摘。同时,通过激光生产管理技术,精准控制水果的生长环境,确保水果的品质和口感。同时,桂万发还开设万发生态水产养殖基地,水面积约200亩,遵循生态养殖的基本原理,保持养殖水体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,喂食小麦、米糠,碎米、青草,基地的鱼肉质口感好。许多游客在品尝后,纷纷购买带回家,推荐给亲朋好友。
扎根农业,积极开展生态和科技的研究和应用,桂万发充分发挥了“头雁”的带动力。他积极与当地农户合作,带领他们参与到农文旅项目中来。农户们不仅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收入,还可以在基地里打工,增加额外的收入。在桂万发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的农户看到了农业发展的新希望。
桂万发还积极组织农业培训,帮助更多农民提升自己,增收致富。公司已经培育了五批无人机飞防作业人员,定期举办万发果园现场观摩及培训,以及农作物的增产、病虫害预防等培训会。
桂万发提到,要想让芜湖大米真正走向全国、走向世界,必须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他期待借助专业团队的力量,包括地方政府宣传部、专家教授等,深入挖掘和宣传芜湖大米的品牌故事。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、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等方式,展示芜湖大米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卓越品质。
虽然目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,但桂万发相信,只要坚持品质至上,不断创新和努力,芜湖大米和芜湖的土特产品牌一定会留住更多顾客,造福千万生产者。
芜湖为家,世界为舞台,桂万发追逐着属于他们的农业梦想。未来,在众多生产者的悉心和坚守下,芜湖大米那一缕缕稻香,会飘得更远、更久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上一篇:《强干高铁服务员》电影V